图为:关员在港口查验供船涂料 鲁航/摄
10月7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收获季节。历经3年改造组装,昔日的超大型油轮蜕变为总估值约20亿美元,集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开采、加工、储存、外运功能为一体的海上炼化平台“FPSO ANITA GARIBALDI MV33”,并在大连长兴岛海关监管下成功交付,其建造过程充分展示了造船业的“中国速度”。
“MV33的顺利交付是大船集团全球战略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在FPSO船体改装、模块建造等方面的突破已取得实质性成果,将在全球FPSO市场领域承担愈加重要的角色。承接这样一个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工程复杂的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海关在整个工程期间给予大力支持,为保障项目按期交付发挥了重要作用。”谈起这艘“巨无霸”的成功交付,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长兴岛船务公司物资部部长许向权充满感慨。
针对项目工期长、工程复杂、通关效率要求高等特点,大连长兴岛海关深入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工作要求和大连海关的具体举措,保障修船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加快企业急需船用设施设备等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等。
现代大型海工项目多采用大型模块组装的施工模式,给海关监管带来一定难度。“长兴岛海关采用无人机巡检视频实时传输和人工实地查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查验效率,扫清监管盲区和死角。开启绿色通道,实施卸货过程中顺势查验,既节省企业吊装成本,又能使进口货物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一半。”马晓录表示。
“我们不仅利用科技的方式监管船用物料供应,还创新实施‘提前申报+手续前置+船边验放’的通关模式,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坐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开展工作的物流科关员鲁航,对着屏幕介绍供船物料监管情况。
鲁航多次进入MV33项目的专项工作组:“考虑到项目的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口设备通关方案,做到‘即到、即检、即放’。因加工手册金额大、生产周期长、备案料件多,对产品与合同履行情况开展动态跟踪,实时掌握企业作业情况,在手册变更、料件结转等环节合理优化处置流程,为企业提供支持。”
配合科技手段的应用,海关对超大型船舶的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经验日趋丰富,能够有效满足船企的快速验放要求,有力地支持中国造船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走稳、走远。(鲁航、于珊珊/文)